+(86)18109025069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商会会长邓天志:我的心愿是回家乡做点事 来源于:商丘网―京九晚报

北京商丘企业商会
新闻来源: 北京商丘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3646

    

 温文尔雅,雍容大度。

 邓天志坐在你的面前,你感受不到任何的浮躁与功利。这位多年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家,就是一位长者,一位智者。

  从一位最大心愿是“吃上商品粮”的懵懂少年,到北京商丘商会会长、北京富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邓天志完成了人生涅。他的人生,绚丽而灿烂。

  这位1962年出生的商丘人,已到“五十知天命”的年龄。这位从10多岁就离开家乡出外闯荡的企业家,还没到总结的时候。但当从他口中说出“我最大的心愿是回商丘做点事”时,你会感到一些温暖和感动,因为它连着乡情。

  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有这样底气。这既是心愿,也是正在实施的行动。

  “商丘工学院杯”天南地北新商人大型采访活动(4)

  谈以往:

  小时候想“吃上商品粮”

  邓天志说,那时候想喝热水的话,只有蒸过馍的蒸锅水,喝起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但没办法,否则只有喝从浅水井压出来的生水。

  1962年,邓天志出生在宁陵县黄岗乡张大楼村。那时候,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贫穷与落后笼罩着这个村子。

  家中兄妹4个,邓天志排行老末。父母都目不识丁,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自然提供不了邓天志多么丰厚的物质条件。据邓天志说,那时候的主食还是红薯面。

  “用红薯面蒸的红薯馍,扔在地上都摔不烂,硬得很!”邓天志说,那时候,他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啥时候能一辈子天天吃白面,再加上俩鸡蛋,该多好”。

  贫苦的生活让邓天志的父母立下心愿:他们不识字,一定要让孩子们读书。至今回想起来,对于父母的这个做法,邓天志心怀感恩。

  上学了,但邓天志除了读书外,他的另外一项工作也会占据他大量的时间:家里几只羊的“口粮”。“那时候,每天放学就是背着篮子去割草,羊的肚子比我的肚子还重要。”邓天志笑着说。

  后来,邓天志到黄岗乡中学读书,最让邓天志印象深刻的是学校伙房里的几个“大笼屉”,几百名学生从家里带来的食物,其中大部分是红薯面馍,全部放在里面加热。

  “笼屉几个人都抬不动,大得很,馍热好了大家拿起就吃,没办法,不吃挨饿啊!”邓天志说,那时候想喝热水的话,只有蒸过馍的蒸锅水,喝起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但没办法,否则只有喝从浅水井压出来的生水。

  后来,邓天志的大哥成了一名干部,“吃上商品粮”。那时候,邓天志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天也能“吃上商品粮”。

  1980年,邓天志离开家乡,到北京警卫一师当兵,才第一次吃上“富强粉”,第一次吃上大米。

  谈事业:我的成长很自然

  北京著名的“圣馨家园”,他参与开发20万平方米;金融街项目,又参与开发30万平方米。邓天志的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快。后来,他还成立了一家基金公司。

  和邓天志聊天,能够感受到他的“波澜不惊”,用他的话说,自己是一个慢性子,碰到事多想想,不着急,问题怎么都会有办法解决。所以他说,他的成长很自然。

  在北京警卫一师、中央警卫局等单位服役10年后,邓天志转业至轻工业部工作。年轻的邓天志,最大的法宝就是谨记老首长的教诲:先做人,后做事。

  很快,凭着诚实做人、踏实能干的作风,邓天志成为轻工业部直属的中国少数民族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从那时开始,他正式开始了商海生涯。

  1999年,民营经济迎来了春天。积累了经验和人脉的邓天志,开始转行,注册成立了“北京富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0年,邓天志在北京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建筑面积5万多平米的小区。凭着商丘人诚信经营、大胆创新的理念,他的企业很快驶向了快车道。

  5万多平方米――10万多平方米――30万平方米,北京富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项目越来越大。

  北京著名的“圣馨家园”,他参与开发20万平方米;金融街项目,又参与开发30万平方米。邓天志的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快。后来,他还成立了一家基金公司。

  50岁的年龄,按照邓天志的说法,“该歇歇了”。然而,在2010年,北京商丘商会成立,他又义不容辞地担起了会长的担子。

  组织公益活动、谋划商会发展,作为在北京发展的商丘商人与家乡的纽带,这个会长,肯定是闲不住了。

  谈公益:企业家就应该回报社会

  2010年,北京商丘商会成立当天,商会就在他的提议下斥资10万元,用于资助考入北京的商丘籍优秀学子。

  从一个“想吃商品粮”的农家小子,成长为叱咤商海的企业家,邓天志认为,社会赋予了他很多。作为一名企业家,应该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

  邓天志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2010年,北京商丘商会成立当天,商会就在他的提议下斥资10万元,用于资助考入北京的商丘籍优秀学子。这项工作一直在持续,考入北京的贫困学子,很多就得到过资助。

  这个土生土长的宁陵人,从来没有忘记家乡。从他对老父亲的感情中可见一斑。

  邓天志的父亲的最后4年在北京度过,由于老父亲患有严重的气管炎,走几步就会喘个不停,邓天志每周都要亲手给父亲洗澡,每天出门时、回家时,也要跟老父亲打招呼。

  老父亲连着家乡。如今,如果您走进宁陵县黄岗乡天志小学,这所书声琅琅的现代化学校,就是邓天志出资建造的。

  2003年,邓天志回到家乡,发现村里的学校是上世纪60年代建造的,房顶都露着天。“我估计就是二三级的地震,都能震塌教室。”邓天志说。

  这所小学是邓天志的母校,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邓天志决定,全面打造一所新学校,资金由他来出。很快,这所投资60万元,占地约15亩,建设规模约2000平方米,含16个标准化教室,可容纳学生600人的现代化学校拔地而起,至今仍在使用。

  “企业家就应该回报社会,下一步我们会寻找需要帮助的人。建立养老院、资助贫困学子,都在我们的计划之中。”邓天志说。

  谈家乡:他的心愿是回商丘做点事

  《 “十八谈”映象版・商丘篇》在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并机播出时,邓天志在北京进行了收看。之后,他回乡做事的愿望更强烈了。

  每一位游子,无论他走多远,事业做的有多大,他的根在家乡。

  采访中,邓天志屡次提到,北京的项目完成之后,他想回到家乡做点事,把精力放在家乡。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其实,早在2006年,他就和另外一位商丘籍企业家投资了“富饶新城”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

  如今,邓天志正在谋划更大的项目,并且已经开始启动。邓天志准备在归德路打造一座“华商文化国际城”,利用商丘丰厚的文化底蕴,打造一座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城堡。

  《 “十八谈”映象版・商丘篇》在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并机播出时,邓天志在北京进行了收看。之后,他回乡做事的愿望更强烈了。

  邓天志说,市委书记陶明伦眼光很高,有着大手笔、大思路。商丘有800多万人口,虽然现在和沿海城市比起来,还是较穷的地方,但发展的思想和意识都已经转变了,国家又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战略,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邓天志说,商丘地理位置优越,是四省交界处,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又在这里交会,交通十分便捷。在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下一步,发展速度会更快。

  采访结束时,邓天志在签字本上写下“作为一名商丘人,要为商丘城市建设、文化产业、农业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的题词。

  相信他是这样想的,也会这样做的。


本篇文章来源于商丘网 原文链接:http://www.sqrb.com.cn/jjwb/html/2012-05/02/content_157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