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在去北极的科考船上。
阅读提示
他是儒商。
拥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的3个硕士学位,参加过清华、中欧、哈佛高级经理人课程学习,被北大和清华特聘为青年创业导师,单是这些,朱勇就在北京商界赫赫有名了。
讲到儒字,总会第一时间想起书。书的特点在于它内涵的丰富,这些核心的内容,只看书名和封皮是永远不可能知道的。成熟男人是本书,朱勇就是本书,一本厚厚的书。道听途说或是泛泛之谈,都无法发现他隐藏起来的“文化”。他身上的儒,只有在他平心静气时的倾心之谈,或是兴致所至时的口无遮拦里才会悄然流出。有幸的是,记者遇到了两种状态下的朱勇,听到了他对于个人、对于商人、对于商丘的真知灼见。
朱勇掏心窝子的聊,儒是好事,也是坏事。因为在儒的背后,朱勇还有着与商人这一“职业”不相称的个性。对他进行访谈,无论多么充足的准备都是徒劳,他从不按记者设定的路线前进,他始终牢牢地把握着主动权。他拥有强大的气场,以至于被人形容为“狂”。他的朋友甚至在书中这样形容他――面孔黝黑严肃,眼神威严锐利,声音粗哑而坚定:“你要知道……我认为……就这样办了……”伴随着不容置疑的手势。
从咖啡屋到饭店,从傍晚到凌晨,整整6个小时,朱勇唠家常般地剖析自己,评价商丘商人,这位不太给媒体面子的朱总给足了家乡媒体面子。
谈创业,平淡之后的波澜
只看简历,朱勇的成长经历近乎平淡。
1966年生人,虞城县刘店乡土生土长的商丘人。读小学、初中、高中,朱勇的历程与其他孩子相比并没有什么显著的不同。直到1983年考入当时的商丘师专,朱勇才暴露出“不安分”的一面。
“上了大学,我才知道还有个非常有名的北京大学。看到其他学生打乒乓球,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运动。”朱勇说,是大学让他明白了自己的闭塞,看到了自己不了解的世界,激发了他“走出去看看”的好奇心。
商丘师专毕业时,朱勇被分配到原商丘地区物资局,拥有了一份在当时被众多人羡慕的工作。但此时,朱勇的心已经不再局限于小小的商丘。不久,热爱摄影的朱勇便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学习录音。1990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朱勇返回家乡,开始第一波的“折腾”。
卖音响,炒股票、期货,搞传媒,朱勇不停地变换着职业角色。每一次都小有成就,每一次又都遭遇发展瓶颈。1992年,朱勇怀揣之前赚取的4万元资金来到北京,开始正儿八经的创业。朱勇说,之前的各种生意,只能用顺风顺水来形容。自己成功的真正起点,是2000年北京金冠方舟纸业物流有限公司的成立。
这次朱勇有多成功?看看公司的简介就会明白。主营印刷纸制品及其原料的销售、贸易、服务、工艺美术品、行业信息咨询。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每年的业绩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参与了2008年奥运会等重大项目的纸张供应。如今,年销售额达35亿元,企业规模位居全国纸业第一。公司客户有3800多家,成为纸业各个品牌最主要代理服务商,并被纸业企业视为生命共同体。下一步,朱勇要打造的是“纸业界的苏宁”。
在成为一名优秀的“纸贩子”(朱勇语)后,朱勇开始把触角伸向纸张的周边产业,不断用高科技、新创意拓宽市场。纸张+数码印刷+互联网,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被朱勇开创。在朱勇的“涂书”网上,每一个人都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做到随心所“印”。
“涂书”的过程非常简单,只要上传、导入照片,在线进行文字和图片编辑,然后确定印刷数量。很快,一名普通人就能成为作家。朱勇说,“涂书”网最大的特点在于随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图书,哪怕只印刷一本。有了这样的业务,出书当作家开始走近普通百姓的生活。
谈商人,反思之后的深思
把自己的企业推上全国纸业界的顶峰之后,朱勇骨子里的儒生劲开始兴风作浪,心中不断涌动起对“商”,对自己的思考。
全国第一批炒股票、做期货的人,第一批参与房地产开发的人……朱勇的经历中,遇到过太多能让他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家的机遇。但是,他都放弃了。这是为什么?他一遍遍地追问,却苦求不得其解。于是,他想起了熟悉的书本,开始疯狂的知识进补。
2002年至2004年,他就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MBA,2004年至2006年,就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MBA……豁然,朱勇明白了,是传统,是文化,是血液中商丘人,商丘商人固有的DNA在影响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朱勇说,反思自己,面对如此多的机会没有把握,其实都是源于恐惧。一种对钱的恐惧,对闲的恐惧,对迷失自我的恐惧。
在家的时候,母亲经常对朱勇说的一句话是“男人吃饭要吃饱,不吃饱没劲”。从那时起,他就养成了每餐必吃到撑的习惯。也是从那时起,他继承了商丘农业文化中的传统――要做勤奋的人,要做知足的人,要用辛劳的付出来换取生活的改善。自始至终,朱勇努力、拼搏所想要得到的只是一个收入高、有文化地位、有自由时间的“岗位”。在他眼中,闲人是可耻的,无商不奸的商人是低等的。
“那我自己是什么?”当他突然成为一名有大把时间,有大把金钱的商人时,他迷茫了,不知所措。于是,“仇富”的他本能地选择了躲避和退缩,把到手的机会拱手相送。
想清楚了自己的问题,朱勇开始从老板到企业家的转变。这种转变成功的前台,即是他纸业王国的兴盛。之后,他开始总结、探讨商丘商人的特点。在他看来,自己遇到的问题,也是商丘商人普遍遇到的问题。破解了这些问题,商丘商人才能蜕变为有“心”的商人。
朱勇总结出了商丘商人的五大特点。商丘商人遵循商人最本位的等价交换原则,渴望通过付出获取利润,不愿意接受非对等交换条件下出现的可以轻而易举获取的利润;商丘商人在外经商,大多固执地坚守义大于利的秉性,不取不义之财;商丘商人对商业价值观缺少驾驭能力,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成功、财富时,他们往往胆怯,裹足不前;商丘商人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但多难以突破小生意人的局限,见血就回,不敢追寻利益的最大化;不示弱是商丘商人最大的死结,即使面对难以克服的困难,也不愿向同乡、朋友透露,非要独自一人承担。
说幸福,
成功背后的责任
聊天的时候,他会问你幸福不幸福;喝咖啡的时候,他会问你幸福不幸福;吃饭的时候,他会问你幸福不幸福。
可什么是幸福?
朱勇说,幸福其实可以很简单,几个老乡在一起畅谈是种幸福,几名好友说着乡音品着茶是种幸福,拥有快乐的心情也是种幸福。幸福也可以很复杂,把一个企业做得成功是种幸福,让周围人过得自然也是一种幸福。
身为一名企业家,自言幸福的朱勇给企业、企业家下了一个成功的定义。成功不在于企业规模的大小,而在于资产规模的大小,在于员工幸福度的高低,在于老板幸福的多少。一家企业要做到成功,在“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员工拥有归属感、认同感,要让员工自觉是企业的主人,要过得幸福。“经营企业就是在经营人,如果仅仅视员工为员工,是不能让员工拥有归属感的,企业也不会最终成功。”
身为企业家,要让员工过得幸福。身为老板,必须让自己过得幸福。朱勇说,很多商人投身商海,只是为了挣钱而挣钱,在这功利的目的之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社会人所要肩负的责任。丧失了社会责任,在疯狂圈钱的过程中,商人就会迷路,就会过得不幸福,经营的企业也不可能长久。
朱勇以己为例讲述幸福。在他曾经迷茫的那个阶段,他其实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责任,那时回家做的那些所谓回报家乡的事情,其实只是为了“谝能”,也就是在家乡父老面前显摆自己如今多么成功。这个过程其实是不幸福的。在“能人”的色彩退去之后,个人留下的仅仅是空虚。而今,朱勇是幸福的,是“做的很愉悦,很开心”的。因为他为家乡、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一名社会人最纯粹的良知,不掺杂任何私念和功利。
聊起家乡、幸福、成功,朱勇还透露出自己要成功塑造商丘“三商之源”诚信标杆,提高家乡父老、商丘商人幸福度的梦想。按照朱勇的设想,商丘应该集中一批商户,打造金诚信商圈。在这个商圈中的所有商人必须作出诚信承诺,恪守诚信经营的商道。在积极运作后,一旦这个商圈拥有了全国瞩目的关注度,商丘商人便拥有了诚信的金字招牌,商文化便会得到新的挖掘与弘扬。
朱勇对于家乡、幸福、成功的设想还有很多,金诚信商圈仅仅其中之一。但有他所设想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商丘建设一流的商丘商学院。朱勇说,建商丘商学院是他毕生要为此奋斗的梦想…… (未完待续)
本篇文章来源于商丘网 原文链接:http://www.sqrb.com.cn/jjwb/html/2012-05/08/content_158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