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8109025069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365亿元温州民资挺进金融业

云南省温州商会
新闻来源: 云南省温州商会
查看次数:2385

 

    不久前,瓯海农村合作银行正式向温州银监分局递交了定向募股方案请示报告。根据方案,此次股改拟吸收10.9亿元民间资本,预计年内实现挂牌。

  温州民资挺进金融业,一度被外界解读为温州金改突破与否的信号。

  去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就是要求温州率全国之先探索出一条民资进入金融领域,特别是进入银行业的有效路径。

 

  如今,温州金改一年半有余,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是否有所好转呢?据温州市金融办出炉的《温州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温州金改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通过规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有效激发了温州民资的发展活力。

 

  A

 

  三条路径可通

 

  借政策利好,多地已打响民营银行牌照争夺战,然而,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不同的是,民间资本充沛的温州,正在探索一条不同的路径。

 

  温州大诚实业有限公司,是家经营化工原料、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百货、办公自动化设备销售的公司。数月前,它多了个身份——鹿城农村商业银行的大股东。鹿城农商行是由鹿城农村合作银行改制而来,6月份开业的鹿城农商行总股本为11.89亿元,全部为民资。大诚实业有限公司也是借金改的东风,斥资1.5亿元入股鹿城农商行的。

 

  这种通过农信社改制让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方式将成为2013年温州金改的重点,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倒逼民营银行在温州落地。

 

  实际上,温州一直以来就有民间资本参与各类的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今天温州一直突破不了由民间资本发起的民营银行,所以我们从合作银行的改制做起。”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曾透露:“其实,合作银行的改制已经是吸收了大量的民营资本,目前,温州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的超过了200亿元。”

 

  《报告》显示,据统计,截至6月末,温州民资已经进入金融领域的资金规模合计约365亿元,其中金改启动以来新增61亿元,增长20%。

 

  目前,温州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共18家,包括温州银行、11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6家村镇银行;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即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三是民间金融组织,共1649家,包括34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1家融资性租赁公司(外资)、2家商业保理公司、2家票据服务公司、1家融资再担保中心、3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78家典当行、45家非融资性担保公司、210家寄售行和1233家投资咨询公司。

 

  《报告》称,温州正在筹建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力争设立民营银行,再加上已在筹建的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民间金融组织,预计还将吸收民间资金超过150亿元。

 

  B

 

  历经三个阶段

 

  今年67岁的杨嘉兴,一直有个“民营银行”梦。

 

  杨嘉兴的“民营银行”梦源于他早年的非凡经历:1986年11月,杨嘉兴等8人集资31.8万元,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信用社——温州鹿城城市信用社,也被认为是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民间银行”。在1997年,这个信用社被“收编”。

 

  “温州商人都有个民营银行梦。”广州温州商会名誉会长刘剑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民营银行,温商是有优势的。

 

  事实上,早在2001年,温州民企就曾有意向银监局申报组建建华民营银行,2006年、2010年,温商又两度提出建立民营银行的建议,但最终被否决。如今,面对民营银行的“闸门”将开,不少温商的“银行梦”被唤醒。

 

  《报告》认为,温州民资参与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1980年至1995年间,敢于“吃螃蟹”的突破探索。1980年底开始,温州在全国率先尝试浮动利率试点,此后陆续创办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信用社和第一家私人独资的城市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社、农村合作基金会等“两社一会”逐步掀起了温州民间办金融的热潮。1995年“两社一会”存贷款余额占全市总量的20%。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间资本对参与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领域的积极性从未减弱,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

 

  第二阶段,在1995年至2005年间,在优化改进中不断前进。从1995年开始,一些金融组织的经营风险开始暴露,温州市开始全面优化整顿地方金融机构体系。1998年,温州市城市商业银行(即现在的温州银行)成立。2000年,温州市“两社一会”作为经济改革的特定产物退出了历史舞台。2005年,温州市农信社改革方案通过省级审批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至此,以温州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主的地方法人银行体系正式形成。

 

  第三阶段,从2005年开始至今,逐步迈入成熟、通畅的快车道。2005年至2007年,借助温州银行民营化和5家农信社体制改革的机会,温州民资首次通过外部增资入股形式进入银行业。2007年至2009年,温州银行第二次引进民营资本,剩余2家农信社成功转制为农合行,共吸收民间资金超过12亿元。2009-2012年,温州市陆续成立6家村镇银行,温州民资首次以发起人身份进入银行业,共吸收民间资金接近5亿元。2012年金改启动以来,温州加快推动温州银行增资扩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村镇银行增发民资股本,累计吸收民间资金接近35亿元。

 

  C

 

  利弊之辨再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初步形成,但中小银行特别是民营银行发展仍相对不足。在以工、农、中、建为首的国有商业银行一家独大的格局下,鲜有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民营银行、社区银行,致使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体系中获得融资。

 

  从温州的实践来看,参与温州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调研的温州市金融办人士认为,温州作为首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结合金改一年多来的实践,民资进入银行业有四方面的利好作用。这四个利好,包括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信贷资源,创造了可观的财政税收,提供了大量的金融就业岗位和支持了中小银行进一步发展壮大。

 

  但是,《报告》也指出,民间资金在带来诸多利好方面的同时,也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如果民间资本逐利性被放大,出现方向性偏差,就会使“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异化成“民间资金炒作金融改革”。如果银行业盈利水平继续与社会其他行业的收益存在较大的落差,可能会引发“重金融投资、轻实体生产”的风潮,使实体经济中的大量民资退出实体领域并被盲目引向银行业等金融领域,将进一步加剧实体产业“空心化”倾向,提醒要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