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当有朋友想去常德,我们推荐他必去的地方有那些?
北京常德企业商会
新闻来源: 北京常德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1587
沅水之畔,德山脚下,常德古城已屹立数千年。在传统与现代中交错,时光成为雕刻城市的工具,作为在京的常德人,我们时常会被朋友问起,常德到底有什么?如果想去常德,必去的地方有哪些?这些问题,有的时候,我们竟一时语塞,于是,我们开始梳理常德,盘点故乡那些明珠般璀璨的标识。这座历久弥新的城市,与之相伴流传至今的是“常德德山山德”的古老民谚。今天,常德已在历史演进中悄然变身, 昔日稻米飘香的洞庭明珠,多了现代文明的璀璨气象。然而,我们惊喜地发现,常德之“德”仍然主宰着这座城市的命运,并历久弥新,发散出别样光芒。立足历史,城市没有自己的品质,发展就没有方向,常德人对城市品质的追寻由来已久。常德的历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根据考古发现,目前已知最早的古城是河南郑州仰韶文化遗址,距今5500多年。而常德澧县城头山却为6500年前的古城址。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标志着古老的氏族社会的结束,新的文明时代的来临。城市的功能,就是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和抵御外侵,但在6500年前的中国还处于远古洪荒时代。没有阶级,没有财产,没有私有制,为什么会有如此规模的城垣?它把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建城的历史一推就是1000多年,且规模之大,城垣之高,护城河之宽,城内街道之规范,街道之宽阔,亘古未有,不能不说是“中国第一城”。城头山是一个近乎圆形的古城址,东西宽308米,南北长310米,有东西南北四门,街道5米多宽,城墙高达6-8米,外有10多米宽,30米深的护城河,并与北面水门相通,使城内外能水陆相通。护城河有护栏,以保护河堤。不论其功能其工程,完全具备现代城市的观念,作为中国第一城当之无愧。
实在难以想象在6000多年前,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多少劳动力,花了多少工日!古城坐落在广袤的澧阳平原上,它和其他地方没有太多区别,在平原上只是一条微微隆起的环形土岗,四周有一个连一个的堰塘将这条环形土岗环绕。的确,城头山的发掘给我们留下一个谜:为什么在中心区两米多深的耕作层下,就有保存完好的几千年前的屋基以及四个连体大灶?为什么连灶上的陶釜都还在,地上摆有陶碗,陶钵?为什么几千年前一处工序非常齐全,而又非常集中的制陶作坊区至今仍清晰可见,两米多深的拌坑里还剩有一堆泥料?一条斜道,直通制抷场地,直达七座古窑。如果那段历史之后,人类生产活动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人们是不会像今天那样,人为地保留某个名人故居,以资纪念的;是不会放弃本已习惯的生产之地而另找栖居之所得。这一切表明: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肯定因某种突变因素而突然终止。否则,不会这样。那么,是什么突变因素呢?有关专家解释:这是历史记载的大洪水泛滥,造成长江流域文明的中断。事实是否真如以上推断,尚待进一步探究。根据城址内村落的情况,再次证明长江中游地区已具有高度发达的原始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从澧阳平原的发现来看,从长江三峡的大溪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来看,我国在5000年前,文明的中心很可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后来才移到黄河流域。同时,对于私有制,等级的产生,氏族公社的解体,国家的起源,社会的政治,经济等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城头山的发现,不仅仅是考古史上的新发现,而是改写了中华文明史,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500年。从悠久深厚的古遗址中,我们不难想象,常德是怎样一方沃土!当然,先进的文明养育的子民也是优秀的。从历史深处走来, 常德迤逦的身影拖出一地诗情。一个德字, 唤醒了这个城市的久远记忆。它与历史有关,与市名由来有关, 与常德人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有关。“德”自何来? 每个常德人都会自豪地讲起贤人善卷的故事。“常德德山山有德”这则民谣流传已久,已故伟人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诗中又重提过。“德山有德”源于人有德。据传上古时代与尧,舜,禹同时代同样有名的常德人——善卷先生,他用善德施教化,开民智,使之崇尚道德和礼教,德山因其贤德而驰名,“常德德山山有德”而名扬天下。《吕氏春秋.下贤》载:尧不以帝王身份去见善卷,而面朝北恭恭敬敬的向他请教。尧请卷入都,以便早晚请教,卷却认为自己适合开启民智而谢绝。舜帝时,舜要将天下禅让善卷,他却说“我立身宇宙之中,冬有皮衣御寒,夏有葛布防暑;春天耕耘播种,身体立行,秋天收割,粮足富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优哉游哉,怡然自得,我哪天会想治理天下大任。”卷辞后便躲进深山,不知去处。大禹受命治水,发现三苗为患,在宜兴岛偶遇善卷先生,深为其人品学识感动,即向其讨教治水之策和伐兵之道,并诚恳邀善辅他治水,讨伐。善卷道“山野之性,无志功名久矣,况百岁衰龄,行将就木,哪里还能出而驰驱?但愿三苗早日授首,荆州早日治平。某得归还故乡,死正首丘”。“自古正义之师无往不胜,但师出要有名,你可以治水为名,在途中见机破苗。”后人为纪念他,将他所居之枉山改为德山,是故“常德德山山有德”流传至今。其后数千年, 常德孕育出秋瑾、林伯渠、翦伯赞、帅孟奇等道德楷模, 也留下了无数仁人贤哲思古寻幽、访善问德的足迹。德魂永存!从“山水城市”到“新常德”再到“德行天下”,常德人终于找到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源头。于是,千古善德与和谐追求统合在一起,镌刻在了常德城市发展的里程碑上。常德建城已两千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区新建的沅江防洪大堤临江面建起了纵横10华里的常德诗墙,这个诗墙已经载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百代沧桑》、《名贤咏》,《武陵佳致》等八大篇章、1500 余首中外名诗驻足诗墙,供后人品赏。诗墙全长3公里,临江而立,楼台点缀,气势恢弘,有“三绝诗书画,一墙天地人”的赞誉。诗墙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和精美得艺术形式吸引着无数游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赞赏。“诗墙”自1996年8月31日隆重揭幕以来,游人如织,已接待了游客数以万计。海峡两岸交流协会汪道涵会长曾美誉,“诗墙”不仅是常德一大景观,更是全国一绝。它是以其恢宏气势,如此之多的诗篇而入选为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桃花源位于常德境内,南倚巍峨武陵,北临滔滔沅水,要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张家界风景名胜中枢。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人间仙境,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罕见。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之湖色,纳潇湘之灵秀,沐五溪之奇照,览武陵之风光。集古老,神奇,幽雅,秀美,壮阔,清丽于一体,融诗情画意,历史典故与一炉,成为经久不衰的风景名胜。自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世以来,桃花源便盛名洋溢,一千六百多年来,它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子魂牵梦萦,寻求杳杳奇踪,悠悠乐土。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历代名贤在这里吟歌名篇,留下墨宝。桃花源始建于晋,盛于宋,毁于元,时兴时衰于明清,是与南岳,武当,峨眉齐名的我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其“白光滔滔”,“绿萝晴画”,被誉为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它以其山水洞谷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书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誉满潇湘,流传海外。桃仙岭扼桃花源之大门,古朴典雅,清幽淡薄。这里有堪称中华一坊的桃花源牌坊,有淡薄的陶渊明塑像,幽静的刘禹锡草堂,古朴的双星亭,高雅的永归亭,神妙的花影亭,牛郎织女幽会,桃花仙子梳妆。。。这里一片田园,万树桃花,一片追思,万篇遐想。桃花源是道教圣地,自西晋建桃花观至北宋而称极盛。这里有潇湘一阁的水府阁,江南一宫的桃川宫,华夏一院的天宁碑院。。。其中桃川宫是桃花源的主要景点之一。三千里沅江自西向东注入八百里洞庭,它集三峡险,漓江秀,流经桃源九十里,是“武陵人捕鱼为业”的鱼川。这条三湘四水中最长最清的河流,永远闪耀着历史和文化的光芒。奇踪千载无人识,洞天一瞥千人惊。桃花源饮誉海内外,悠悠的历史,丰富的人文观,优美的田园风光,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更为迷人的魅力,成为人们一种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
余家牌坊是我国现存最为精美的石雕牌坊。位于澧县车溪乡,距县城有10公里,建于清道光十三年,历时22年方才建成。牌坊通体由汉白玉建成,高12.7米,宽8米,共三层,为三门六柱四面九楼式,通体采用高浮,镂雕,圆雕,人物,故事惟妙惟肖,龙凤花鸟等栩栩如生,每层角均有龙腾凤翔之属。最上有道光圣旨,恩准余氏修建牌坊,以表彰其母忠烈守节,含辛茹苦,教子孝廉,忠君爱民,实为楷模,以教化乡里。下有镂刻孟母教子等故事,以及忠烈人物故事大小排列,虽历进200年风雨,仞精致无比,清晰如新。柱上有龙凤呈祥图案,看龙腾风起云涌,凤翔而百鸟和鸣,一派祥和。牌坊下游形态各异的石狮四对,构成四面,呈四象八面,整个牌坊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是目前我国石雕艺术中难得的珍品。险毁于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幸得乡人及文物部门的保护,方躲过一劫,成为我国现存最为精美的石雕牌坊。李群玉,字文山,晚唐享有盛名的大诗人,澧县车溪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但流传至今的作品仅200多首。时至晚唐,湖南的奇山妙水曾哺育过屈原,宋玉,杜甫,刘禹锡等文学巨星,但没有一个湖南人进入诗坛,而李群玉是第一个登上中国诗坛的湖南人。他既给沅澧文化增添了光彩,也是湖湘文化的第一抹朝阳。孟姜女万里寻夫,哭倒长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但那凄美的传说,是那样古老,遥远。那美丽,动人的故事就发生在澧水河畔那美丽的土地上。相传,秦时澧州孟百万,半百无子,乃修观音庙求嗣,果生女孟姜。时有华州范杞良,被征修长城。但不堪苦役,寅夜逃至澧州,藏身孟家后园树上,适逢孟姜女下池洗浴,被范窥见。孟姜女乃向范自荐终身,二人结为夫妻。差官闻讯,将范拘捕丛役。孟姜女望夫三载不归,遂用裙落兜土,筑台望夫,并坚决北上赴长城送衣寻夫,历尽艰难,方到长城。得知范郎已被累死。尸体垫为城墙,孟姜女大方悲声,竟将长城哭崩。姜女咬破手指,滴血认清,辩出范郎尸骨。“伏范郎骨骸,负之归里,至延安,抵同官而卒。”嘉山原为翠绿山,孟姜山,位于津市新洲镇,是孟姜女的故里。西汉初刘邦为弘扬孟姜女精神,将其更名为孟姜山。明朝两部尚书李如圭(临澧人,曾先后任工部和户部尚书),在延安赈灾后回澧州,途径西安府同官(潼关)县,知道孟姜女果然到了长城,并找到了范郎的骸骨,在此负骸骨往回走,至同官,劳累而亡。同官人念其贞烈,凿石为祠,将其夫塑为像,供人祭祀。但同官人不知道孟姜女为何处人士。李如圭实地考察孟姜女寻夫的事迹后,确证当地传说,撰有《贞节祠记》,并表彰嘉奖孟姜女,改孟姜山为嘉山。至今嘉山还有孟姜故宅,孟姜祠,望夫台等古迹。湖南常德澧县一中是常德重点高中,前后有一百多年历史。校园里学术氛围浓厚,师资力量强大。每年都向各大高校送去许多德才兼备的学子,深得当地人们的好评。当然,这些都是与整个学校文化以及领导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
学校在08年修建了孔子庙,供学生老师敬仰。在回廊里有清楚解析当年范仲淹断戟划粥,囊萤夜读等先辈们在此勤奋好学的真实事例。校内有范仲淹洗墨池,为纪念范仲淹,也为时刻警醒学子们认真学习。除此还有履丰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教室公寓等。校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实,只要我们读懂了这个校训,就能体会得到这其中的文化底蕴。别看这停弦渡只是澧水河畔的一个小小的集镇,但它却大有来头。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曾到过此弹琴过渡。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善著辞赋,又弹得一手好琴。一旦他奉旨出事夜郎,有斜谷栈道,出剑阁,经长江三峡,沿江而下,由洞庭湖入澧水中游,来到一个古老的渡口。相如见渡船还在河对岸载人,一时不能摆渡,便从包中取出他心爱的宝琴,跳着娴熟的手指,拨动琴弦,弹奏出优美动听的曲调。古渡旁是一个居住有20多户人家的小集镇,过往行人很多,十分热闹,人们听到动听的琴声,都赶来观看。人群中有一个曾去过京城的秀才见过相如,不禁脱口而出:“这不是司马相如先生吗?怎么到这卖唱了?”相如听罢,笑了起来,围观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寒暄几句后,大家硬是邀请相如到集市上的酒店做客,再弹几曲,相如高兴地答应了大家的请求,与众同乐,直到太阳西斜,相如才收了琴,同大家道别。相如登上木船,向岸上深深鞠了一躬。船夫将竹篙一点,小船便离岸驶去。相如久立船头,怀抱宝琴,如痴如醉地望着入练的澧水弹唱。这时,一个浪头打来,木船稍稍倾斜了一下,相如不觉身子一歪,“砰”的一声将一根琴弦压断了,琴声突然中止。这时,船夫感到十分惋惜,连赔不是,相如却悠然自得的指着澧水对船夫说:“这里有这么大一根琴弦,你不也是天天在弹吗?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从此,人们便给这个古老的渡口取名“停弦渡”。在临澧城关镇县文联院内,矗立着一尊丁玲花岗岩石雕像。它是由我国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指导,雕像家涨的蒂创作,王德云,郭德静,周世杰雕刻的,于1989年落成,雕像后就是丁玲纪念馆。丁玲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原名蒋冰之,出生于临澧余氏的蒋家大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她开始拿起笔来战斗,写出《梦珂》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又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赴陕北,担任中国文艺协会主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人民文学》主编等职。1986年3月逝世,终年82岁。在她将近60年的文艺征途中,留下了近300万字著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其成名作,这是一部以晋察冀边区伟大土地改革运动为背景,深刻而生动反映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巨大变化的长篇小说,曾被翻译成近20种外文。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艺奖。丁玲青年时代从临澧走出来,走上革命道路,投身于背叛自己阶级,家庭的斗争中去,成为“革命军中一小丫”。试想,这需要多么大的智慧和勇气!常德历史文化远不止这些,这其中蕴藏的文明还有待大家亲身去体验。常德历史文化渊远深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湘北人民。吮吸着这悠久的文化,我们茁壮成长。祝愿家乡的文化,经济,政治各个方面,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下依旧能大踏步朝前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