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8109025069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重镑丨杨开忠:深化创新国家空间 发展战略格局

北京常德企业商会
新闻来源: 北京常德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1290

作者 |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

来源 |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 2017-08-04

2017年7月30日下午,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在北京召开第三次专题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政策创新”。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荣誉成员陆大道,正式成员陈耀、曹文炼、范恒山、辜胜阻、胡鞍钢、胡存智、李罗力、马晓河、仇保兴、史育龙、魏建国、杨开忠、张军扩、郑新立等人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以下是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的发言全文。




杨开忠:我的发言题目是“深化创新国家空间发展战略格局”。


第一个问题,我想讲一讲国家空间发展战略格局需要深化创新。总书记最近在省部级领导培训班上做了重要讲话,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阶段”。怎样适应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深化创新国家空间战略格局,我个人觉得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随着国民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和创新发展格局,区域分化出现了非常鲜明的新特点。从宏观上看,最大的特点就是南北分化,即南方相对中心化、北方相对边缘化。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GDP份额、人均GDP,还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如此。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化最为显著。从全球地缘经济的形势来看,南北分化将是未来30年面临的长期挑战。因此,要在统筹全球海内外、协调东中西的同时,加大平衡南北方的力度。


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的空间发展战略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我理解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在“四大板块”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支撑带”。二是提出了京昆、京兰、京九国家集聚发展重点轴带,国家集聚发展重点轴带的格局由2010年提出来的“三横三纵”拓展为“四横四纵”。三是在继续完善和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创新发展的同时,已经和正在研究部署一系列国家中心城市。所有这些创新需要进一步凝练和概括。


第二个问题,我想讲讲打造“339N”国家空间发展战略格局。深化创新国家空间发展战略格局,必须统筹考虑海内外,协调东中西,平衡南北方,尤其是要强化平衡南北方这个维度。根据我个人的研究,新的格局可以概括为“339N”,也就是“三大板块”、“三个支撑带”、“九大集聚发展轴”、N个国家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我想具体强调以下几点建议:


1


第一,优化经济“板块”划分。四大板块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南北分化和“三个支撑带”的建设,北方相对衰落的情况已经从东北扩展到整个华北,包括华东的山东和中南地区的河南,不再局限于东北地区。无论从区域经济实际,还是国家战略环境来看,东部、中部发展环境南北分化明显。例如,中部6省中南方4省经济转型较快,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比较高,是长江经济带内陆的主要构成。北方两省,特别是山西经济转型较慢。因此,东部、中部各自已经不再是一个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结合当前形势,我建议按西部大开发、北方振兴、南方协同的思路优化经济板块划分。


2


第二,发挥京津冀支撑带引领作用,规划建设渤海大湾区,我要特别强调三点:一是规划建设渤海海底隧道,在加快烟大海底隧道工程相关工作的同时,进一步着手考虑冀东至大连的海底隧道。二是把青岛、沈阳、大连等规划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服务中心、消费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三是北京、上海非核心功能疏解要放眼更大区域范围,部分优质公共服务可疏解到青岛等重要城市,助力其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3


第三,可考虑将青银(青岛—银川)轴带纳入国家集聚发展重点轴带。青银轴带地理位置深入北方腹地,同时人口和经济集聚远强于京兰轴,与陇海轴带相当,建设这样一个青银轴带对统筹海内外、协调东中西,特别是平衡南北方具有重大意义。青银轴带建设的内涵,包括把山东打造成为我们国家的顶级城市群。



相关阅读

范恒山:当前地区发展的新情况与重点对策


马晓河:当前经济形势判断与区域经济发展

张军扩: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胡鞍钢:通过“两只手”战略引导区域发展

胡存智:对当前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陈 耀:区域政策进入“竞争性协调战略”阶段

重视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区域政策创新——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三次专题会议在京举行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由范恒山、杨开忠、金碚、曹文炼、肖金成倡议,经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发起成立,邀请长期从事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具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和中青年新锐组成,是研讨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学术平台,旨在深化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推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论坛倡导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和自由讨论、平等交流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