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8109025069
service@qushanghui.com.cn
商会动态

湖北省江苏商会恭祝您元宵佳节快乐!

湖北省江苏商会
新闻来源: 湖北省江苏商会
查看次数:1127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值此元宵佳节,湖北省江苏商会会长黄义明携全体会员恭祝您:元宵佳节快乐!阖家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幸福团圆!生意红红火火,事业蒸蒸日上!


元宵节的起源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名族的传统节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故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要点起彩灯万盏,燃放烟花,以示庆贺。人们要出门赏月、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共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据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人都挂灯。

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裕。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经发展成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样式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灯楼,多大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两日,明代则延长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在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依然壮观。日期延续到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元宵节的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元宵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元宵节也是求子的佳节良辰。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偷灯就是祈求子嗣绵延。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节日文化是没有国界的,春节如此,元宵节也不例外。亿万国人的热情、奔放、张扬,可与巴西、德国等国的狂欢节比肩。

元宵节的历史价值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千年古村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如今,随着时代发展,今天的元宵节正从家庭走向社会。不论元宵、彩灯、烟花如何变化出新,这些元宵节延续的古老传统风俗依然没变。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它始终是人们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