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全力打造对非合作“威海模式”
来源:大众日报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聚焦“两个服务”,主动融入国家对非工作大局,通过高层引领、部门协同、搭建平台、塑造品牌等方式,全力打造对非合作“威海模式”。目前,全市共有620余家企业与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在非设立企业(机构)66个,协议投资总额6.4亿美元,涵盖建筑、仓储物流等21个行业大类,已在非洲20余个国家实施工程项目上百个,完成营业额数十亿美元。自2020年以来,威海对非出口年均增长27.1%;今年1—10月对非出口69.7亿元,同比增长10.8%,展现出对非贸易的强劲增长势头。威海现成为山东对非交流合作最活跃的地级市之一,对非合作“威海模式”典型经验得到山东省委外办认可推广。
农业合作实现突破
考虑到当前国内耕地资源有限、农产品需求强劲的现状,威海市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不断加强与非洲国家在农业领域深度合作,探索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威海公司与津巴布韦合作方开展大花生试种成功,就扩大种植、进口和深加工合作达成一致,为后续形成十亿级花生产业链奠定基础。威海国际公司在刚果(布)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木薯种植加工产业园,年产木薯粉10000吨,销售收入4000万元人民币。威海华坦公司已取得从坦桑尼亚进口咖啡豆、腰果、大豆等多项农产品准入许可,推动打造威海对非农产品进口集散中心。
海洋渔业合作加速推进
威海市积极顺应中非发展蓝色经济政策导向,广泛参与非洲渔业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合作建设,持续深化对非海洋产业合作。荣成市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在从事远洋捕捞作业基础上,建设加纳远洋渔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工投产。荣成市富顺渔工贸有限公司在毛里塔尼亚投资建设渔业产业园区,总投资7000多万美元,初步形成涵盖捕捞、加工、仓储物流、保障服务等各环节产业链条。此外,威海国际公司还在赤道几内亚积极推进渔业发展综合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将成为近年威海对非合作最大项目。
医疗合作蓬勃发展
当前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双方医疗合作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非洲医疗保健和健康领域的商业价值将达259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威海市主动抢抓机遇,发挥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优势,积极开拓非洲市场。威海企业今年初同津巴布韦国防部医院达成出口4000万美元医疗器械及耗材的协议并逐步落实,威高集团生产的输血耗材现在非洲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华坦公司与桑给巴尔卫生部就桑给巴尔数字化基础医疗改善项目签订合作协议,项目金额为3000万欧元,计划建设150座医疗基站,改善桑给巴尔居民的就医环境。此外,威海企业已三次赴坦桑尼亚等国考察,计划在当地投资设厂,生产医疗器械并建立医院,努力形成医疗器械贸易、生产和服务一体化的走出去格局。
绿色能源合作成果斐然
近年来,非洲国家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迫切希望发展绿色能源,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中非合作论坛、共建“一带一路”等机制和倡议框架下,威海市充分发挥新能源领域产业集群优势,大力推动绿色项目建设,助力非洲国家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山东建尼科技有限公司在尼日利亚投资建设乙醇加工厂,年产值达到1亿美元,项目入选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展。山东鼎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津巴布韦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拟投资建设100兆瓦风力发电、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此项目将有效帮助当地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同时进一步拓展我能源企业在非洲的发展空间,获得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互联互通建设取得实效
聚焦高水平开放,威海市抢抓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有利契机,主动作为,升级完善国际物流大通道。今年5月,成功开通威海口岸首条对非国际海运航线—“威海—坦桑尼亚”直达航线,较中转航线时间缩短30天左右、成本降低约10%;同步启用1.44万平方米中非集拼仓,为威海乃至全国工业品出口非洲提供点对点的快航服务,预计带动年对非贸易额约40亿元人民币。威海黄海造船厂向毛里求斯顺利交付合同金额1900万美元的重吊船。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威海企业勇于开拓,积极参与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展现新作为。威海国际公司先后承建刚果(布)玛雅—玛雅国际机场、多哥洛美国际机场、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国际机场等3个首都国际机场,中标刚果(金)金沙萨恩吉利国际机场建设,合同额超过10亿美元,建筑面积约16万平米。该公司建设的联合国驻西非办公室办公楼项目受到古特雷斯秘书长的高度赞赏。
免责声明:
长
按
关
注
中非民间商会公众号
微信号 : CABC2006
新浪微博:@中非民间商会